Pages

Jul 6, 2011

讀者文摘英文中文版訂閱|不只是個麵包師傅

讀者文摘英文中文版訂閱|不只是個麵包師傅


法國麵包聞名於世,你能 想像奪得今年法國世界盃麵包大師賽冠軍的,是一個來自台灣屏東的鄉下孩子嗎?

兩個月前,台灣烘焙師傅 吳寶春以家鄉食材烘焙出「米釀荔香麵包」,一舉奪得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冠軍;而早在二○○七、二○○八年,吳寶春就先後拿下有烘焙界奧林 匹克之稱的樂斯福盃(The Louis Lesaffre Cup)亞洲區冠軍、世界盃麵包大賽團體組亞軍,成功征服法國老饕的胃,成為烘焙界的台灣之光。

吳寶春成長過程就像柔軟 的麵糰,透過自我教育的不斷烘焙,終於從一個不起眼的小麵糰,脫胎換骨為冠軍麵包。

小學徒苦熬 手腕皆傷疤

生長在屏東內埔大武山腳 下的吳寶春,是個標準的庄腳囝仔(鄉下小孩)。父親嗜酒,在吳寶春十二歲那年就過世了,家中的八個小孩,全靠不識字的母親四處打零工養大。在他的印象中, 母親總是不停地工作,白天幫人下田種稻、割鳳梨、採甘蔗;到了晚上再幫「辦桌」的流水席端菜、送菜。

國中畢業後,因家裏沒錢 讓他升學,吳寶春遂前往台北投靠家鄉的朋友,在木柵一間麵包店當起了學徒。因為個子小,大家都叫他「細漢仔」,要拿烤盤還得凌空踩沙拉油桶才搆得着。他不 僅個兒小,而且搞不清ㄅ、ㄆ、ㄇ和A、B、C;更糟的是,他只會數數兒,不會看度量衡。當師傅叫他秤一百両的糖時,他竟一格一格地在秤上數黑線(一格代表 一両),氣得師傅大罵。

因為怕師傅罵,他躲進儲 放各種麵粉、油脂的物料間,在窄小漆黑的空間裏一躲二十分鐘。直到師傅叫他,才敢出來。

小學徒的生活每天都起早 睡晚,凌晨三點半就要起床攪拌、發酵、整形、烘烤,一天工作十四、十五個小時是常有的事。但吳寶春不以為苦,還常利用下班和放假的時間加強練習,手腕上到 處都是被烤箱燙傷留下的疤。
「我真的什麼都不懂,小 時候不喜歡讀書,也沒有人告訴我讀書的重要;母親整天忙着工作,也沒時間管我。」或許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升學壓力,一旦當他認知學習的重要性,便拚命像海 綿般吸收。

熬了九年,吳寶春終於在 二十五歲時出師當上師傅。沒想到,時代的風向卻變了,消費者開始講求麵包的口感和變化,他賣的傳統麵包銷路直線下滑,令他十分沮喪。由於從小母親對他從不 苛責,因此他面對挫折,反省之餘,並不自責。「我只是不斷地問自己:『我該改進什麼?我該再學些什麼?』」他說:「儘管我的人生不斷遇到挫折,但跟母親的 苦比起來,我的又算什麼呢?」也就是這個信念,支撐他度過其後人生一個又一個的考驗。


貴人加老麵 師傅出頭天

終於有一天,機會來了, 他聽說有一個過去從來沒做過麵包的門外漢,以前在賣音響,後來自己看書學做麵包,竟然銷路大好;有些買不到的客人居然連冷凍的也接受,令吳寶春很好奇。

於是他決定前去請教這位 高人陳撫光,並謙虛地做了麵包請「阿光」品嘗,沒想到阿光當場就吐掉,還直搖頭說「難吃」。原來台灣傳統的麵包只在意外型好不好看,不太追求口感和風味。 吳寶春從未開發過自己的味蕾,也就不知道自己做的麵包到底好不好吃。他笑着回憶:「那時對我來說,一碗花生豬腳就已經是人間美味!」

在阿光的調教與帶領下, 吳寶春開始進入美食的世界,嘗遍美食、學習品酒,並接觸藝術。他了解到,烘焙和烹飪原是一體,而烹飪的最高境界就是藝術。他開始思索該如何為自己的麵包注 入精神和內涵,就像常玉的畫、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一樣。對他來說,麵包烘焙的極致,就是一種「幸福的滋味」。

他說:「我想在麵包中加 入愛與關懷。雖然我的家境不好,但我一直被媽媽用生命呵護着;媽媽的愛讓我勇敢,讓我滿懷信心,在我的心目中,媽媽就是一個偉人,我要讓她『陳無嫌』的名 字永遠留在世間。」
吳寶春不斷自我挑戰,永 不放棄。因為阿光的緣故,他了解到一個成功的麵包師傅,除了要有純熟的技藝外,還應該有學識,因此他開始大量閱讀。吳寶春秉持「不會就學、不懂就問」的原 則,一本上千元的日文烘焙書,儘管看不懂,仍大膽買下。為了看懂日文,他還去上日語補習班,即使在繁重的烘焙工作之餘,依然勉力學日文。果真後來他不但能 讀懂日文書,還遠赴日本取經,拜師學藝。......文未完





-
讀者文摘英文中文版訂閱:
http://www.readersdigest.conn.tw/index.php?member=af000031113


-
讀者文摘中文版,讀者文摘英文版,讀者文摘投稿,讀者文摘抽獎,訂閱讀者文摘,讀者文摘信譽品牌,讀者文摘笑話,讀者文摘電話,讀者文摘破產,讀者文摘抽獎部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